close

1159514727.jpg 
九份土地公廟的櫻花

這回的英文作業有一段是要寫"Write about the history and people of your home town or city."
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,好像沒什麼好寫的,於是寫了一段有關九份的。寫完忽然很有FU,就來寫寫我所知道的九份吧!

我是九份媳婦,我從先生與婆婆那兒聽過不少故事,真是一段純樸卻苦情的歲月。

九份是個小山城,住的都是辛苦人家,因為大家都是礦工,為一個顏氏家族採礦。所以最早期九份的房舍其實是顏家提供的工寮,供礦工與家人居住,所以九份的房子其實都只有居住權,大家都沒有土地所有權,如果有房屋買賣,也只能交易地上權而已。

如果觀光客不是光只熱衷於逛那條老街,而往路旁的任一石階走上去的話,會發現九份這依山而建的聚落非常有趣,因為沿著山坡建,所以這家門口就是別人家的屋頂,這樣一層層往山上排列上去。大家早年的房子都是茅草屋木板牆,後來才變成油毛氈當屋頂,大石塊當牆壁砌起來的房舍。現在在九份還可看到這樣的老屋,但已經越來越少了,很多都已被改建成新式樓房了。

九份的居民,生活是很清苦的,礦工薪資微薄,山城生活資源又極不豐富,有些人家會在基隆山的山坡上種些番薯,但大多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到山下的瑞芳鎮去買,買了再背回來。對!不要懷疑,不論是米或是煤炭,通通都是從瑞芳爬山背回九份。有些人家生活狀況較好的,就付費委託人家背或向他們買,好讓他們也可賺點走路工或差價。

但九份居民要面對的不只是簡陋的房子與艱苦的生活,還得面對礦坑災變。婆婆說,有時礦坑要災變的前一天夜晚,大家都會聽到基隆山在"哭",以許山神也心懷不忍而號哭吧!每個九份人一定或多或少都有些與災變有關的記憶,或許是自己家人或是親戚或是鄰居,總是一場無預期的傷心。我的公公也曾遇過災變,被救出來後,在醫院昏迷許久才清醒。而對於遭逢不幸的某些災民或他們的家人,生活也就更辛苦了!

但也因為日子太苦了,生命中的不確定因子又太強,反而凝聚了大家極濃厚的情感。當戶戶的父親出門採礦,母親也出門打工時,隔壁的老人家就會幫忙看顧鄰里的幼兒,或是招呼他們吃飯,或是去隔壁巡巡午睡中的小孩們有沒有蓋好被子,這種純樸的互助之情真的很讓人感動。

九份有個很有趣的事,因為依山而建,處處是長長的石階,孩子們要去上學也都是沿石階而行,他們都很厲害,因為天天爬上爬下,所以技巧高超,總是邊跑邊玩,就算不看石階也不會摔跤。這對像我這種走階梯功夫很弱,一定要看清每一步才踏出的人而言,絕對是個"特技"。

再一個趣事,照老一輩的說法,九份是個"畚箕穴",也就是個弧狀內凹的地形,所以有時媽媽們煮好晚餐,要叫小孩回家吃飯時,就會站在門口對著在遠遠的彼端玩耍的小孩,放開喉嚨大喊,山凹地型就會把媽的呼喚四處回盪,孩子們就通通收到命令乖乖回家了。所以,九份的媽媽們通常嗓門都很大,大概是這樣練出來的吧!

至於那條大家都去喝茶的階梯老街,則是以前單身礦工的酒色消磨區,俗稱小上海,但隨著礦業沒落,淘金客走了,煤礦也不採了,九份就蕭條下去了。不過,為什麼九份後來又再度興起且成為熱門景點了呢?照一般外界的說法是因為許多廣告與電影的取材,才讓大家發現了山城之美。但依九份老人家的說法,是因為民國75年那年作醮大拜拜很成功,所以才獲得庇祐再度繁盛起來。

不論九份是如何的起落,不論九份的街道與房舍是否已變得陌生,甚至雷同於許多觀光景點,但對我們而言,仍有我們回去祭祖掃幕的老家,也永遠是我們的故里。

希望你下回到九份時,也能轉個彎、岔個路,轉往那不熱鬧的小徑,去看看尚留存的一些"老九份"。

一些以前寫過的內容就不再重複,一起連上來,有興趣可以進去看看。


九份迎媽祖 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ellaroad/4314164
油毛氈屋頂  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ellaroad/4314182
潑墨九份   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ellaroad/1131009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la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